首页

踩踏视频我爱原味

时间:2025-05-23 20:03:22 作者:广西融水:民众激情抢花炮 浏览量:23451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地球科学论文指出,人类活动的变化或导致16世纪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原因是公元1450-1700年新旧大陆交流期间美洲大规模土地利用的变化。这项研究结果基于一个南极冰芯的数据,该冰芯可追溯至约500年前。

南极冰原深处提取的南极冰泡照片,这其中包含着地球大气温室气体的历史(图片来自Thomas Bauska)。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该论文介绍,已知工业化会导致人类活动改变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但这种情况可能也存在于工业化前。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旧大陆(这里指欧洲)和新大陆(美洲)在16世纪产生交流后,大流行暴发导致人口减少。这或许导致了大规模土地荒废,让植被得以重新生长,大气中的碳被再吸收,以及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下降。过去2000年里的二氧化碳冰芯记录揭示了人为导致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空前增加的背景信息。但是,大气二氧化碳的历史变化在某些时期并不明确,比如公元1600年左右。

南极冰原深处提取的南极冰泡照片,这其中包含着地球大气温室气体的历史(图片来自Thomas Bauska)。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基于此,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英国南极调查局Amy C. F. King和同事及合作者测量了Skytrain冰芯的二氧化碳含量,该冰芯的钻取时间为2018-2019年,地点为西南极冰盖边缘,深度达104米,形成时间可追溯至公元1454-1688年。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含量在公元1516-1670年以每十年0.5 ppm(百万分率)的速度逐渐减少,并推断土地碳汇为每十年2.6 PgC(千兆克碳)。

  他们认为,这种逐步减少的趋势与16世纪新旧大陆交流后美洲因土地利用改变导致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的模拟趋势一致。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他们的研究表明,冰芯记录能为工业化前人类如何影响大气组成提供背景信息。(完)

【编辑:张乃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以“专业化”助推“职业化”

从事石刻艺术保护研究十年间,格旺说他很高兴看到石刻文物的保护和石刻艺术研究力度不断加大。更高兴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为西藏石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出力。

上海队民族健身操《沪疆情》 诠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热闹的龙舟文化节结束后,营员们走进北京大学,参观北大数字体育建设成果,这让高雄师范大学体育系的陈安庭直呼“大开眼界”,“北大用科技的方式把场地‘无限放大’了,让大家可以在小小的空间里体验滑雪、拳击、划船等体育训练,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瓦利安特: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定义不够精确,因为聪明不是一个单一的维度。因为就像人类的“智力”一样,其实我不太喜欢用这个词,“智力”不是由一个单一维度来衡量的,因为人们擅长的事不尽相同。如果你指定一个任务,比如国际象棋,那么你确实可以制造出比人类更优秀的机器。还有其他很多事,机器也会做得更好。但你不能因此直接得出结论,认为机器比我们更聪明。我认为未来主要的问题是谁是世界的主宰。我认为人类应该保持对世界的控制。我觉得不需要太担心机器会想要掌控世界,但我们也绝对不应该把控制权交给机器,这对人类来说是愚蠢的决定。

外媒:芬兰宣布退出巴伦支海欧洲-北极圈理事会

此次赴重庆永川的考察团由25家德国企业组成。两天时间里,考察团先后参观了重庆永川大数据产业园、百度智行信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和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等地,实地考察永川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职业教育等情况,近距离感受永川城市发展的魅力,探索更多投资合作发展新机会。

我国推出未来三年政府采购重点改革任务路线图

大海中的环境瞬息万变,与船舶航行相关的因素何止万千。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涵盖虚拟船、虚拟海洋、虚拟天气环境等映射现实世界,且具有精准模拟功能的推演平台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